基礎和地基有啥區別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巖體。作為建筑地基的土層分為巖層、碎石層、粉土層、啥土層、粘土性層和人工填土層等。
地基的分類地基按其性能劃分可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又稱復合地基)兩類。
1.天然地基:天然地基是指不需要對地基進行人工處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土層,如巖土層及天然老土層。當地基的土層地質狀況良好,其自然承載力較強時,就可以作為天然地基來使用。
2.人工地基(又稱復合地基):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層的土質過于軟弱(如軟土層、淤泥層、砂土層),土層的承載能力極差或較差,需要人工進行加固處理的地基。
常見的有:人工換填土地基、石屑地基、混合灰土地基、人工強夯地基等。人工地基經人為加固處理后,地基承載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就能滿足作為建筑物的地基來使用了。
地基雖然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但它對保證建筑物的堅固耐久及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基是建房的基石每間房子地基是千萬不能馬虎的。只有將建房子的地基處理到位了,才能堅持堅固可靠、質量耐久的房子。
基礎是什么?
基礎:基礎是將建筑物所承受的全部荷載及各種作用力傳遞到地基上的一種結構構件,基礎是房屋建筑之本,是至關重要的結構構件。

基礎的分類
1、按使用材料劃分:灰土基礎、毛石基礎、磚基礎、砼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
2、按埋置深度劃分:淺基礎和深基礎。
埋置深度不超過5m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埋置深度超過5m的稱為深基礎。深基礎常用語大型建筑工程,不屬于小型民用建筑的使用范圍,在此深基礎我們不做介紹。
3、按力學性能劃分: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1.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所建造的基礎。
常用的剛性基礎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等。剛性基礎一般適用于建造六層及以下各類民用建筑工程,具有就地取材、材料成本低及造價低的特點。
2.柔性基礎是指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所建造的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
這種基礎適應上部結構荷載較大,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其要求的工程上。但柔性基礎材料成本較高,所以造價也較高。
4、按構造形式劃分: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樁基礎、箱型基礎和筏板基礎。
獨立基礎的優缺點是什么?
1、優點
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采用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其不用打樁,施工較為簡單,相對較節約成本。
2、缺點
獨立基礎是單獨開挖的,上部重力經過傳遞直接由土壤承載,如果地質不好,容易倒塌。

獨立基礎的施工步驟是怎樣的?
1、清理基坑及抄平
清理基坑是清除表層浮土及擾動土,不留積水。抄平是為了使基礎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基礎前應在基面上定出基礎底面標高。
2、墊層施工
地基驗槽完成后,應立即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在基面上澆筑C10的細石混凝土墊層,墊層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表面平整,嚴禁晾曬基土。墊層施工為了保護基礎的鋼筋。
3、定位放線
用全站儀將所有獨立基礎的中心線,控制線全部放出來。
4、鋼筋工程
墊層澆灌完成,混凝土達到1.2MPa后,表面彈線進行鋼筋綁扎,鋼筋綁扎不允許漏扣,柱插筋彎鉤部分必須與底板筋成45°綁扎,連接點處必須全部綁扎。
5、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小鋼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階梯形獨立基礎根據基礎施工圖樣的尺寸制作每一階梯模板,支模順序由下至上逐層向上安裝。
6、清理
清除模板內的木屑、泥土等雜物,木模澆水濕潤,堵嚴板縫及孔洞。
7、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應分層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不超過2h,為保證鋼筋位置正確,先澆一層5~10cm厚混凝土固定鋼筋。臺階型基礎每一臺階高度整體澆搗,每澆完一臺階停頓0.5h待其下沉,再澆上一層。
8、混凝土振搗
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插人的間距不大于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上層振搗棒插人下層3~5cm。盡量避免碰撞預埋件、預埋螺栓,防止預埋件移位。以上完成以后就是混凝土找平、保養了,最后就是模板拆除。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選擇
獨立基礎
挖土方量最為經濟,施工較為簡單,人工費用基礎費用較低,適用于框架結構或獨立排架結構;不過獨立基礎是單獨開挖,上部重力通過傳遞直接由土壤承載。
優點就是單獨開挖單獨澆筑鋼筋混凝土,挖土方量最為經濟,施工最為簡便,工費用較低,挖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比較強。缺點是如果上部如果荷載過大,基礎截面超過4米就會造成浪費。一般適用于樓層較矮的多層框架結構房屋,或者單排架承重結構,一般稻田或者松軟的土體建3層及以下的建筑。
滿堂基礎
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地基的承載力又比較弱時,像條形基礎或井格式基礎不能適應需要時,常將墻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是整個建筑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為滿堂基礎,又稱筏板基礎。
優點是它能避開基礎最軟弱部分,可以承載較大的荷載,缺點就是造價頗高,相當高,一般適用于南方稻田、池塘等地質情況,還有土豪。
井格式基礎
當框架結構處于地基條件較差或者上部荷載較大時,這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做成了十字交叉的模樣,叫做井格基礎。
優點是整體性好,對不均勻沉降的產生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施工方便,造價實惠,性價比很高,對于一般農村來說,井格基礎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用于地基較差,必須提高整體剛度的情況,可以說是條形基礎的加強版。

條形基礎
造價較為便宜,施工簡便,常用于地質條件較好的地區,適用于磚混結構,但是條形基礎對房屋的整體性不好,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墻體裂開的情況。
優點:基礎梁具有較大的抗剪、抗彎、抗沖切能力,還是一個就是造價較低,施工方便。
缺點:橫墻是主要的受力部位,條形基礎縱向配筋應力不足,不利于基礎的整體性,容易產生墻體開裂等不利后果。
適用于:我們拆老子蓋新房子,地基較好,上部荷載不是很高的時候和一些地質比較堅硬的地基非常適合條形基礎,經濟實惠。
筏板基礎
當房子建筑如農田、河邊等地質土較為松軟的地方時,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受力較弱時獨立基礎和條形基礎都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可以采用筏板基礎,能很好地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是整體澆筑,耗材耗料耗工比獨立基礎和條形基礎要多出不少。

樁基基礎
像宅基地位于水塘、沼澤等常年被雨水浸泡的地方,可以使用樁基基礎,它的承受能力強,穩定性高,且抗震能力好,適用于高層建筑、橋梁、高鐵等工程。農村建房的話沿海地區用得比較多。樁基礎比較費工廢料,造價較高,有時也會成為農村建房有經濟實力的追崇,建議夠用就好。
優點,承載大這個毋庸置疑,缺點就是費工廢料,造價高啊,大多適用于高層建筑,農村用的比較少,還是那句話,土豪除外。
箱形基礎
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墻組成的,形成中空箱體的整體結構,共同來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
優點整體空間剛度大,有利于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當中空部分尺寸較大,還可以用作地下室,缺點還是造價高的問題,這個基礎農村較少使用,一般用于高層建筑或較弱地基。
軟弱土地基的類型與特點?

軟弱土地基的類型有,飽和的松散粉細沙(含部分粉質粘土),亦屬于軟弱地基的范疇。當受到機械振動和地震荷載重復作用時,將產生液化現象;基坑開挖時會產生流砂或管涌,再由于建筑物的荷重及地下水的下降,也會促使砂土下沉。其它特殊土如濕陷性黃土、膨脹土、鹽漬土、紅粘土以及季節性凍土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現象,亦屬于需要地基處理的軟弱地基范疇。
1、軟土一般是指在靜水和緩慢流水環境中沉積,以黏粒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積物。軟土是一種呈軟塑到流塑狀態,其外觀以灰色為主的細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質土、泥炭土和沼澤土,以及其他高壓縮性飽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質土是軟土的主要類型。
2、我國公路行業規范對軟土地基未作定義。日本高等級公路設計規范將其定義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細微顆粒含量多的松軟土、孔隙大的有機質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層構成。

3、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構造物穩定性差且發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規范還對軟土地基做了分類,提出了類型概略判斷標準。在給出軟土地基定義時指出:軟土地基不能簡單地只按地基條件確定,因填方形狀及施工狀況而異,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構造物的種類、形式、規模、地基特性的基礎上,判斷是否應按軟土地基處理。
軟弱土是什么?
軟土一般是指在靜水或緩慢流水環境中以細顆粒為主的近代沉積物。其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滲透性小,是一種呈軟塑到流塑狀態的飽和性土。軟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e大于1;壓縮系數a1-2大于0.5MPa;不排水抗剪強度c小于20kPa。當軟土由生物化學作用形成,并含有機質,其天然孔隙比e大于1.5時為淤泥;天然孔隙比e小于1.5而大于1.0時為淤泥質土。工程上把淤泥和淤泥質土統稱為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