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業家庭戶口是什么意思
非農業家庭戶口說的就是城鎮居民戶口。非農業戶口是計劃經濟時代劃時代將戶口劃分為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兩種類型,農業戶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產口糧的居民,非農業戶口則是指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戶口居民。
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區別
1、定義區別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定義不一樣。農村戶口指的就是在農村依靠自己耕地辛勤耕耘生產糧食的人所持有的戶口,而城鎮戶口指的是不享受土地分配的城市居民所持有的,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居民的戶口。
2、就業區別
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之間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城市有一個勞動再就業的政策,但政府對于農村在就業方面的投入比城市要少,不過這也和當地財政收入差異有關。
3、教育區別
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了,城市相較于農村地區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且對于城鎮戶口的居民來說門檻較低,但如果是農村戶口的話則門檻會更高,且可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就讀,且需滿足一系列條件如居住證、交一定年份的社保和擁有當地住房等。
4、社會保險區別
這一點其實基本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的差別不大,有一點小差別在于如果在單位上班如果農業戶口可能會有些單位僅繳納三險一金,但城鎮的戶口則會繳納五險一金,其他基本都一體化,但失業保險有一定的差別,另外醫療方面城市享受補貼要高于農村。

非農業戶口會有哪些好處?
1、失業保險待遇好
非農業職工失業后,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省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最長不超過1年。相對于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后,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2、招工待遇好
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3、醫療保險待遇好
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后,還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4、養老保險待遇好
非農業職工退休時,可以按月領養老金;而農業戶口職工按現行政策,無論交多少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只能一次性退保。
5、低保標準高
按照江蘇省民政部門現行的低保標準,非農業戶籍人員享受低保待遇的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農業戶籍低保人員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區兩級共同負擔,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區、鎮兩級共同負擔。

非農戶口和農村戶口有什么區別
1、農村戶口
首先農業戶口優勢是有宅基地與土地,如果趕上拆遷的話,就會得到高額補助款,農村戶口,男45歲以上,女40歲以上,大部分都買了養老保險,然而這個保費政府出一部分,村里出一部分,自己只要出1/3。男60歲,女55歲,到了規定年齡以后每個月可以領到一筆養老金。然而相反,非農業戶口人如果沒有工作,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2、有些地方醫療保險這款都是村里全包,而且還不用出一分錢,如果是生病住院,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報銷住院所花的費用。還有就是垃圾費,治安費等費用都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這一點上比非農業戶口比較占到優勢,還有些地方就是村里凡有戶口,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每人每年都能分紅,如果戶口已遷出,就不可以參加分紅了。
3、非農業戶口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農民想要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目前企業招工時首先是考慮非農業戶口,就算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4、如果是非農業職工失業以后,可以得到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地最低工資標準70%至90%,時間 不超過2年,然而農民工和企業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時,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地職工最低工資40%,這個是根據單位連續繳費時間,一次性給到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貼費,時間不超過1年。
5、如果是非農業職工按照規定時間繳納醫療保險,如果生病住院能報銷,此外就連門診看病也能報銷,退休以后,還能享受退休以后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就算在職期間只有住院才可以報銷,一旦退休了就沒有報銷了。

非農業戶口在農村可以土地確權嗎?
原來的農村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只要全家未遷入設區的市定居和土地承包權沒有交回村委會的,在農村的承包地仍然可以進行確權登記。如果土地未交,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戶口遷出,土地未交回的農民能夠直接進行確權登記。上學、服刑、當兵戶口遷出的人依舊能夠作為共有人進行確權登記。
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八條,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第五十條,農村專業戶宅基地以外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與宅基地分別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原屬村的非農業人口,在原村的房屋是可以確權的。但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通過法律程序,以合法繼承方式取得的宅基地及其房屋的,可以確權。
因為升學讀書、就業或者服兵役正常遷移成為非農戶口的,在原通過合法手續批準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子,可以確權。
因為婚姻、投靠遷移成為非農的,原批準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屋,可以確權。
因為服刑等原因遷移成為非農成員的,原批誰建造的房子可以確權。
不是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因重點工程建設、地質災害、新農村建設、山區搬離等原因批準異地建造的,可以確權。

戶口本農業非農業是怎么區分的?
1、判斷戶口性質是“非農”還是“農業”是要看居民戶口簿的首頁。
2、戶口本第一頁標注回“家庭戶”,說明該戶口本上有農業戶口 也有 非農業戶口,具體看分頁上的戶口性質,如果標注“農業”就是農業戶口。
3、戶口本第一頁標注“農業家庭戶”,說明該戶口本上所有人的戶口都是農業戶口。
非農戶口怎么轉農業戶口
1、非農戶口轉成農業戶口需要事先應征求當地農村的同意后方可辦理入戶。因為涉及農村承包地分配問題,村委會往往不同意。外地戶口遷入,或者新的戶口遷入,增大承包地分配困難。
2、如果能夠得到村委會的“書面同意你的戶口遷入的”證明,則可以持證明書去鄉派出所申請辦理戶口準遷證來實現戶口的遷入。
3、而在申請材料方面也需由派出所上報到縣級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審批(市區需逐級呈報至地市級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審批)。
農業戶口的主要權益
1、擁有宅基地和責任田
農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種各樣的補貼,還有近郊區的土地升值。此外,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通過拆遷可以獲得更多收益;
2、享受到集體收益分配權
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如有些地方現在村里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3、買房
買房農民可以到城市買房,但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小產權),可能不受法律保護。
4、大病保險和新農合
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于50%。新農合人均籌資政府給與一定補助。
5、養老保險
有些村里,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農村戶口與城市戶口相比有什么優勢?
①這兩種人戶類別的不同之處,是所有制問題。過去非常重視,現在仍然重視。城市人戶是非農業戶口,性質是公有制,居民有擁有土地的權力,沒有私人承包土地的說法,根本沒有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圧根不存在土地權力。因此沒有宅基地,只有房產權。
農村戶口則不同,性質是集體所有制,有土地和宅基地,有土地經營權,使用權和承包權。農民不僅擁有承包山林、竹園、茶園、果園、農田、耕地、宅基本等等土地類型的承包、經營權力。農村可以依據這些土地資源,進行一系列的種養經營活動,來創造自已的經濟效益來維持生活。
②農村人口有權利承包土地,創造財富。農民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種植五谷雜糧、蔬菜水果,除基本農田以外,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可以搞任何種植業、養殖業,包括水產養殖,特色養殖,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經營,都可以將農副產品拿到市場上去交易,來獲得一切生活來源。而非農業戶口,就沒有土地擁有的權力,只有在農民手上轉包過來種植和養殖,并且要向農民支付一定數量的流轉承包經費,即土地租金。
③農業戶口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依法建造自己居住的房屋,但非農業戶口就不可能在農村購買地皮,私人造房,只能租用農民的住房。
④農村戶口可以享受官方涉農的許許多多的惠民政策、措施和實惠方法,能夠享受以工哺農的所有待遇,能夠享受種糧補貼,養豬補貼,以及各種涉農政策性補貼。這些所以城市非農業戶口的人,無法享受的待遇。
⑤農村戶口可以享受農村基本養老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村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老人生活保障,以及官方對農村、農民、農業所有優扶、補助等等待遇。
⑥農村的農業戶口的家庭,可以進城買房和工作以及生活,而城市非農業戶口的家庭沒有到農村購房、建房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