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史在中國建筑體系中是一個重要的流派,流行于安徽,江西,浙江一帶。軒鼎建筑小編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些關于徽派建筑的特點吧。
一徽派建筑有8大符號
馬頭墻、天井,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馬頭墻為表型特征。
二徽派建筑四大特點
(一) 馬頭墻
馬頭墻又稱為風火墻,防風墻等,因為馬頭墻高于兩山墻屋面的墻垣,形狀有比較像馬頭,所以稱為馬頭墻。它的造型也是多樣化的,可以防火也可以防風。
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岳朝天。非常具有特色。

(二)三雕
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三種傳統民間雕刻工藝而成。素有“無宅不雕花”的美譽,凡有建筑之處,都是可以看到匠師的三雕工藝。徽州木雕的題材還是很廣泛的,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和磚雕以及石雕相比較的話,會顯得更加的精致好看。
磚雕

石雕

木雕

(三)牌坊
牌坊也是徽州建筑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居民、祠堂并稱徽州古建三絕。牌坊又稱牌樓,以石制為主,仿木結構。牌坊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詮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載體。

(四)祠堂
祠堂被稱為“徽州三絕(即民居、祠堂、牌坊)”之一。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無論從建筑設計、工藝美術、雕刻裝飾等都是高檔次的。徽州人甚為講究“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商”或“學而困則商”。他們常年在外,經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好的條件,便會回到家鄉投資。除了建造住宅、田地、筑路、投資辦學等,還有一點那就是建造祠堂、廟宇以樹碑立傳,光宗耀祖,博取聲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