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是要建設更適合農民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園,因此,打造新農村民居建筑風格要符合當地實情,體現本土文化和當地的民俗特色。
一、建設真正農村公路,體現鄉村風貌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改善農民出行條件,促進城鄉交流,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都有積極作用。但如果將農村公路完全按城市道路建設模式來建造,不但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造成很大浪費,而且與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脫節。如在示范鎮新農村示范村公路建設中,要修建適合農村需求的農村公路,不要刻意在人行道上修建花臺等,可考慮保留鄉村道路風格和路邊原有風景,體現鄉間自然風貌。
二、不刻意追求形式,體現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是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在示范新農村示范村建設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講求實事求是,尊重農民意愿,不刻意追求形式。如在村容村貌的打造上不過于強求房屋外表的一致和裝飾美化,尤其不要在原本整潔的民居外墻上刻意畫上窗戶、畫上欄桿等。

三、加快農村產業發展,體現農民增收
增加農民收入是檢驗新農村建設成效的核心指標。該區新農村建設應借鑒三峽移民的經驗和教訓,防止產業空心化,防止重視“面子”,輕視“里子”的 傾向,處理好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關系。要通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花卉業、種植業等特色產業,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要 整合農村教育資源,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不斷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增強農 民的致富能力。要通過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使農村逐步達到小康水平,讓農民真正過上幸福生活。

轉載請注明出自軒鼎別墅設計http://www.chnkm.cn/